首页  >  基础信息公开  >  年度工作总结

2020年度工作总结

日期:2021-10-29浏览人数:2843 来源:本站

(一)管党治党与思政工作激发新潜能

1.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全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0次,组织“两委”委员到郴州汝城“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开展党性教育活动等,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张灼华教授来校宣讲2020年全国两会重要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利用主题党日学习、线上培训讲座、红色基地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政治学习,进一步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党委委员带头示范,当好理论学习“领学人”;坚持“学习强国”全覆盖和周二下午政治学习制度;为学院改革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2.意识形态抓紧抓实。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研判、学习培训和专题调研16次,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规范性文件1个。全年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正面报道200篇次,获湖南教育好新闻一等奖1篇,涉校新闻二等奖2篇;获全国职业院校融媒体联盟“好故事奖”1项,获全国23城市思想政治工作联络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建立融媒体中心,发布内宣稿件448篇;为学院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党风廉政落细落地。顺利完成学院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建设考察和整改工作。严格按照省林业局巡察反馈意见和要求开展并完成整改,对医学院党总支、商学院党总支、机关四支部、机关八支部进行了校内例行巡察工作。组织基层党总支(支部)书记暨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1次、重要领域和关键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廉政集体谈话1次,全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对人事招聘、干部提拔、职称评审、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招投标、招生就业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查办案件8次,开展函询2件次,诫勉谈话9人次、约谈11人次,印发案件通报2份;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提高,为学院发展营造更加健康的政治生态。

4.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深入总结学院“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初步构建了主题教育长效机制。制定党建工作制度5项,完成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接收预备党员231名,预备党员转正142名。全院党员自愿捐款6.68万元助力全国抗疫。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和专项整治,支部“五化”建设、“对标争先”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七一”表彰、微党课比赛、党建督查等有序开展。

(二)人才队伍建设开创新局面

1.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热情与活力得以激发。强力推进作风建设,出台有效措施,“等两天”现象得到进一步遏制,“凡事不过夜”的行动自觉更加明显。1名年轻的中层副职干部因想事干事成事被提拔为中层正职,1名正科级干部在疫情防控中有突出表现被提拔为中层副职。2020年因不敢担当、严重失职暂停中层正职职务2人,20212名中层正职降为副职,释放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干事创业新风向,政治生态得到进一步净化。

2.职称评定与人才引进促推师资实力继续提升。修订人才、职称等人才建设文件8个。新晋教授、研究员6人,首次获评通过辅导员教授1人;副教授19人,讲师12人。筑巢引凤,公开招聘录取新教师45人,其中引进北京大学博士1人,新增名师工作室2个,充实了教师队伍,进一步提升了学院人才队伍质量。

(三)教学建设与教育改革彰显新成果

1.教育教学经受住新考验。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要求,创造了“学院+二级院部+教研室”线上教学质量监测模式,在建和共建网络课程773门,基础教学班级人数调整为30人,盘活了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巡查和听评课。推行无纸化考试,节省了考试成本。升级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了课表掌上查询、调停课网上办理。搭建了实验耗材管理平台,实现实验实训材料的科学化管理。

2.团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开展了以成果为导向的有效课堂教学改革试点,立项省职业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团队1个、高职专业教学团队3个,立项校级教学团队10个、校级精品课程50门,获评省职业教育优秀教材4本、省优秀教学案例2个。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志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通过省级评选被推荐为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获省级1+X证书制度试点等省级重点项目14个。园林技术专业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3.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日益提升。全年安排国培36人、省培259人、一线锻炼50人,国内访问学者4人,获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教学资源评选一等奖5个,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个,2人入围全国信息素养竞赛50强。毕业设计省级抽查合格率100%,获优秀等级,3个新增专业通过省教育厅合格性评价,33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省级合格性评价。学生全年获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6个。

4.体育兴校体育强校理念激发无限可能。教职工篮球队首次参加省第十四届省直单位篮球赛获亚军,参加高职院校第十六届职工篮球赛获冠军,为建校以来职工三大球省级首冠;承办省第四届高职高专大学生篮球联赛,学生篮球队获男子乙组冠军;田径、女子足球、跆拳道、游泳夺得全省冠军,取得了443324铜、5个团体冠军、1个团体亚军的骄人成绩;为我院在湖南乃至全国高校打出了名气、奠定了地位、赢得了口碑!体育兴校、体育强校这一理念得到了全院教职员工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四)招生就业与创新创业再创新记录

1.招生质量持续向好。立足“保规模、调结构、提质量”三大目标,招收全日制大专学生5765人,单招到校率96.3%,普招到校率95.8%;招收医卫类专业学生2748人,非医卫类专业学生3017人,第一次解决了多年想调结构却不能成功的问题。投档线文史类399分、理工类349分,较2019年分别提高49分、65分,再创历史新高。

2.就业帮扶卓有成效。毕业生服务精细化,线上线下共同发力,4371名大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5.22%。学生专升本373人,同比增长300%。创新“云就业+传统招聘”形式,举办毕业生双选会和5场专场招聘会。建立建档立卡贫困生就业台账,落实一对一帮扶,为272名贫困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40.8万元,为121名“双困生”发放就业援助补贴12.1万元,实现“双困生”100%就业。

3.一把手工程再续辉煌。接受全省高校2020年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督查,蝉联优秀单位。组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1项、银奖4项,获省医学技能创新创业大赛、省黄炎培创业规划大赛等省赛奖项14项。

(五)科研服务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迈出新步伐

1.科研实力稳步提升。纵向项目获批100项,签订横向项目合同10项,项目经费180.3万元。科研项目结项132项,开展学术讲座8场,获批科研平台2个。《湖南生态科学学报》入选高职高专院校学报核心期刊A等级,跻身全国同类期刊第五,居湖南省高职院校学报第一。

2.在服务中深度融合产业链。与石鼓区政府签署《产教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形成了纵深之势;依托我院建立的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市林权制度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在省市基地考核中均被评为优秀。职教集团获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通过省退役军人事务厅2020-2022年退役军人易地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认定,获批省第一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举办市养老护理员培训、省高素质女农民培训共计460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2次获证567人,成人高考录取1688人,组织自考21.39万人参考等。

3.精准扶贫积淀新成果。消费扶贫100万元;定点帮扶仁爱村6万元,联村帮扶全部脱贫,被衡阳市评为联村帮扶工作优秀等次;获全国职业院校扶贫联盟先进集体,1人被评为先进个人;省林业局局直单位脱贫攻坚记功奖励6人、医药技术学院获记功集体。

(六)学生管理服务与校园文化建设攀升新高度

1.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品牌升级。第十届大学生学习节、第二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第十一届大学生技能节为学生展示风采提供了舞台;“141”校园文化建设线上平台入选省青少年新媒体协会第一批会员单位;36期“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总学习率排名省直高校第二,在省直学校共青团工作年度评议中获高度评价。

2.“三全育人”理念力促学生成长成才。继续推动党委委员、中层干部下基层,5名党委委员、4名中层干部担任新生班主任,学工队伍力量进一步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率100%,心理健康档案全覆盖,获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易班”平台提升了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162人获省优秀毕业生、16人获省创新创业优秀毕业生、2人获省“三好学生”、1人获省“优秀实习生”,18人获国家奖学金、493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3568人获国家助学金,89人参军入伍。

3.系列主题活动强化学生思政教育。强化学生思想引领、疫情防控纪律、安全教育,开展德育主题班会12次、安全知识讲座6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12次。党委书记主讲的“开学第一课”成为全院最受欢迎的思政课。邹晴同学被省文明委授予“孝老爱亲·湖南好人”称号。

(七)管理服务与校园民生催生新功能

1.疫情防控严防死守。全力以赴做到“确保一方净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教职员工跨省外出提前由党委书记审批,严格控制学生请假出省,严格落实外来车辆入校登记和人员入校体温检测制度。组织疫情防控专题会议13次,出台疫情防控工作方案43个,印发通知文件24个;全面精准摸排和筛查各项数据,按照“一人一档”建立观察台账和动态跟踪管理方案,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做到了分级分类施策;防控物资储备充分,医疗技术人员配备到位、宣传和培训全面展开;由于措施得力,打赢了上半年开学、单招、毕业生离校和下半年开学、新生报到、各类培训考试等重大节点的疫情防控战。

2.财经管理科学有效。制(修)订财务、审计制度4项。截止20201231日,全年经费拨款收入2.86亿元,实际支出2.76亿元。校内预算坚持“保人员、保运转、促发展”原则,科学编制年度预算;全年“三公经费”开支比年初预算下降73.32%。完成审计任务899项,审减金额1444.53万元。制(修)定资产管理内控制度5个,建立了采购招标工作台账和监督台账,制作采购招标流程图,全年完成采购招标项目308个。

3.安全保卫重拳整治。校内违规经营活动死灰复燃得到全面清理,关闭20家商铺。接待师生各类报警40起,追回经济损失2万元。因学院安保服务协议有关条款违背党委会决议诫勉谈话2人;因保卫处、安保公司相关人员不作为,履职不到位,没有将外来人员进入学校违规摆摊设点事情处理在萌芽状态,暂停原保卫处处长职务。

4.图书服务质量提升。年内借阅读者数18.17万人次,图书馆“一座难求”,校园书香四溢。举办“书香助力战‘疫’,阅读通达未来”系列读书活动、“大学习·我悦读”活动、“读者服务推广月”活动;移动图书馆点击数1033.7万人次,同比增长33%。获全国高职高专信息素养大赛一等奖项并获最佳教学奖,省赛获教师说课一等奖2项、学生网络竞赛一等奖4项、团体优秀组织奖。

(八)校园建设提升新品味

1.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构建基建项目台账,实施重大项目设计评审制度、项目开工令机制,规范基建项目管理;完成各类工程项目等20个,医技楼一期、医卫类专业实训楼等项目推进迅速;拆除图书馆围墙使得校园品味迅速提升,一教学楼围墙拆除工作进入审批阶段。投资678万元完成南校区教室考场监控、天网工程三期、核心交换机扩容等信息化建设项目22个。银行投入资金750万元的校银合作第一期智慧校园建设项目通过验收,第二期计划进入审批阶段。

2.后勤服务持续发力。引进第三方投资700万元完成北校区直饮水,安全饮水得到进一步提升。投资120万元完成零星维修项目,投资1100万元实施南校区家属区主干道、学生宿舍维修等提质项目,师生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食品安全管理越来越严。

(九)民生工程暖人心有新举措

1.人文关怀显真情。发放抗疫特别慰问、节假日福利及生日慰问电子券199万元;为未婚青年牵线搭桥,成功促成15位新人步入婚姻殿堂。走访慰问老同志2800人次,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防疫专题知识讲座,召开离退休老同志诉求现场办公会,对提出了14个诉求和建议,能解决的全部落实到位,用真情服务老同志。

2.健康生活方式提升职工健康指数。全院坚持“多打球、少打针,离牌桌、进书桌”健康生活理念,举办第23届校运会、环石牛山水库徒步、30公里健步走等活动;医疗互助基金医疗费报销金额从2018年的39.65万元下降到2019年的18.6万元,再降至13.15万元,其中重大疾病资助5万元,其他疾病支出仅8万余元。教职员工身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在磨练中有新提升

1.治理理念逐渐成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忠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使命;坚持改革创新机制,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坚持质量意识,加大对专业群与课程标准等培养环节的考核与督导;坚持文化育人,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坚持以教育信息化、“三教”改革为主抓手,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2.治理机制不断创新。在深化治理机制改革中,以推进章程实施督导工作为引领,学院《章程》省教育厅督导中获得好评;瞄准学院重大改革领域开展调研,出台了《学院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工作制度》党委班子成员进行了专题工作调研;积极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注重提升治理效能,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3.治理队伍日趋精干。教授博士团队、专业带头人成为学院科研主力;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勇挑重担成长迅速;持续实施“传帮带”和专业一线实践引领教师健康成长;职称评定、引进高层次人才等力度加大;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